胆结石的危害-健康讲座
做过彩超检查的人大部分都听过肝内胆管结石和胆囊结石,很多人分不清,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两者有什么区别以及对人体的危害。
胆石症:(又名胆结石)是胆囊和胆管内因胆固醇和胆红素沉积而形成结石并引发的相应疾病,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
分型
胆道系统由胆囊、肝内胆管和肝外胆管组成。按照胆结石发生的部位,可分为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及肝内胆管结石。
胆囊结石:
指位于胆囊内的结石。此类型最为常见,大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症状,称为“静息性结石”;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绞痛,也可表现为上腹部隐痛,常与不当饮食和过度劳累相关,此时容易被误诊为胃病。
肝内胆管结石:
指肝脏内部胆管产生的结石。该类型主要见于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患者,其具体病因尚不清楚。
肝外胆管结石:
指发生于肝总管和胆总管内的结石,可能继发于肝内胆管结石或胆囊结石,也可在胆管内原发生成。
胆管分布图如下
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是首选检查方式。超声显示胆囊内强回声团,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其后有声影,即可确诊为胆囊结石。诊断准确度可高达90%~95%。
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该项检查能发现结石、明确结石大小和部位、了解是否合并胆道梗阻等情况。
胆总管远端的结石,可能会因肥胖或肠气干扰而观察不清,需要其他检查帮助确诊。
注意事项:检查前一天晚上10点到第二天检查结束之前,需要空腹。
胆石症的危害
肝外胆管结石的危害:主要局限于胆管系统本身,一般不会影响肝脏功能。以胆囊结石为例,结石长时间反复刺激胆囊壁,可能导致胆囊炎或胆囊周围炎,如果结石掉入胆总管,可能导致胆管炎、胰腺炎、梗阻性黄疸;如果结石正好嵌顿在狭窄的胆囊颈部,很容易造成胆囊壁穿孔,引发胆囊-胃瘘、或胆囊-肠瘘;如果结石特别大,还可能导致胆囊癌的发生。
肝内胆管结石就不同了,由于结石处于肝内胆管,往往会造成肝脏、胆道两大系统的损害:一方面容易引发胆管炎,导致患者出现腹痛、高热、黄疸的表现;另一方面,如果胆管炎没有及时治疗,很可能影响肝脏功能,引起肝脓肿、肝纤维化、慢性肝硬化、或者是肝萎缩等一系列病变,到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肝大、腹水、黄疸、消化道出血、营养不良等表现;再严重的话,还会进一步出现肝内胆管癌、或肝细胞癌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