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增强检查,医生的好助手、好帮手!
3月27日,灵宝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为一住院患者进行CT检查,CT平扫影像提示肝内可见多发大小不等低密度影,影像诊断肝内多发低密度,建议进一步检查。临床医生与患者家属沟通后,决定为患者进行磁共振增强扫描。磁共振影像技师在为患者高压注射扎特酸葡胺造影剂后进行扫查,经增强检查明确诊断为肝内多发血管瘤,肝内多发小囊肿,为临床医师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为临床医师提供及时准确的诊断结果是医疗行业的生命线,更是市三院放射科孜孜以求的目标。据张海娟科长介绍,市三院联影1.5T超导磁共振系统2019年9月投入使用,目前已检查病人2000余人,助推影像诊断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满足了患者对高端设备检查的需求,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医院综合实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市三院内三病区李文辉主任说,磁共振增强检查可谓不明病变的火眼金睛,它同时还有简便可行、无需术前准备等的优势。
市三院联影磁共振uMR580系统,装备有各类最新的磁共振成像脉冲序列,能够完成各部位的成像,尤其对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骨关节系统、软组织、腹部、盆腔等部位的诊断具有明显优势,并且能开展包括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MRV)、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以及全身多部位的磁共振水成像(MRU)等磁共振新技术。具有无创伤、零辐射、成像速度快、图像质量高、扫描覆盖范围大,成像快速准确等特点。
磁共振增强检查的临床意义:
1.平扫未见明显异常,但临床医生或其它检查高度怀疑有病变,就有必要作增强扫描。因为CT是靠密度差别显示病变的,肝、肾等实质器官有的病变在平扫时由于其密度与周围正常组织没有差别而不能显示。而病变的血液供应量或供应来源与正常组织或多或少都有差异,造影剂注入静脉后随血液进入病变和正常组织的量或时相就会有差别,由造影剂造成的密度增高就有差别,从而使平扫不能显示的病变显示出来。
2.平扫发现了病变,但病变的边缘、内部结构、血供情况、与邻近组织的关系等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影像学表现显示不清,不能确定病变的种类或具体疾病。增强扫描能使上述病理学特征在CT或MR图像上表现出来,给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有时是关键的依据。
3.某些器官(如肝脏)的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种类较多,而且良恶性、治疗方法差别很大,但平扫常常表现相仿,鉴别很困难。但各种病变在典型情况下其增强程度及其在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的变化,病变内部增强顺序、增强区的分布和形态都有不同的表现,大多通过多期增强扫描能明确诊断。但小部分鉴别仍有困难。
4.某些肿瘤性病变在平扫时界限不清,与周围的水肿、炎性病变、手术或放疗损伤不能分辨,因而不能明确肿瘤的侵袭范围、治疗后效果。增强扫描肿瘤组织强化,炎性病变、损伤与肿瘤组织的强化表现不一样,水肿不强化,因而能清楚显示肿瘤的范围、大小、形态。已明确诊断的肿瘤,治疗后复查可直接作增强扫描,不用作平扫。
5.除骨骼、脂肪、气体外,人体的各种组织及血管在CT平扫时密度差别很小,大多数实质性肿瘤的密度也接近这些组织,因而有时不能区分血管断面和病变、血管性病变和其它病变。注射造影剂后血管腔和血管性病变密度明显增高,很容易与其它正常组织和病变区分。MR的软组织分辨力很高,血管具有流空效应,平扫都很容易分辨。
适宜人群:磁共振平扫后不能排除异常或是明确诊断患者。
不适宜人群:装有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瓣膜、人工角膜、血管术后金属夹、气管插管、避孕环、金属异物及人工关节等,请向医生申明,以确认能否进行此项检查。否则可能会因磁体的吸引力而使金属异物的位置移动,造成危害。
日常工作中,增强扫描是必不可少的,目的都是为了尽可能弄清楚病灶的性质及病灶周围组织的关系,从而准确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CT影像诊断:肝内多发低密度
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明确诊断:肝内多发血管瘤,肝内多发小囊肿
磁共振增强扫描操作
扎特酸葡胺注射液、高压注射器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