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心肺功能的评估 医生的好帮手 患者的“知心人”
为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更好地呵护患者健康,灵宝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紧盯医疗技术前沿水平,积极开展医技创新项目,基于运动的心脏康复检查测定—心肺功能测定、6分钟步行试验,即是今年开展的两个创新项目。
运动对心脏病患者来讲是遥远的梦想,他们害怕心脏功能的减退影响运动量,但是所有的心脏病患者都能运动,也都能通过系统规范的心脏康复运动而获得心功能的改善和体能的提高。
心肺运动实验是通过检测机体在运动状态下的射氧量、二氧化碳排出量、心率、分钟通气量等来评价心肺等脏器对运动的反应。由于运动需要心脏、肺和肌肉等脏器密切协调的工作才能完成,因此,心肺运动试验是唯一将心与肺偶联,在运动中同时对他们的储备功能进行评价的科学工具。它具有无创、定量和敏感的特点,在很多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1.预测健康人在特殊环境下的风险;2.预测高血压发生的风险;3.诊断冠心病;4.诊断心功能不全;5.评估手术风险;6.指导慢病管理;7.指导运动健身;8.用于心功能的评定和对心脏康复处方的制订。
6分钟步行试验,主要是评价中、重度心肺疾病患者对治疗干预的疗效,测定患者的功能状态,可作为临床试验的重点观察指标之一,也是患者生存率的预测指标之一。
步行是除了重病患者以外所有人都要进行的一种活动。它评价了运动过程中所有系统全面完整的反应,包括肺、心血管系统、体循环、外周循环、血液、神经肌肉单元和肌肉代谢。自定速度的六分钟步行试验患者,评价次极量运动能力水平。多数患者在六分钟步行试验中不能达到最大运动量,他们选择自己的运动强度并且允许试验过程中停止行走和休息。然而,因为日常生活中多数活动需要在次极运动量水平完成,所以六分钟步行试验能最好反映患者完成日常体力活动的功能代偿能力水平。
据心内科巩占杰主任介绍,目前三院已开展心肺功能测定、6分钟步行试验百余例,在诊疗各种常见心脏疾病的同时,经过心肺运动功能的评估和心脏康复处方的设定,康复计划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活动耐量,从而缩短了患者回归社会的时间,增强了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同时使医生对患者治疗效果的评定有了一个客观定量的评定指标。真可谓医生的好帮手,患者的“知心人”。